【聯合報╱記者賈寶楠/大園報導】2009.08.19 03:41 am
「開發促進地方繁榮,也得注意海岸後退現象!」桃園縣沿海從光復以來長期開發,導致海岸線不斷後退,累計至少50公尺,其中大潭電廠附近消退速度最快,學者昨天呼籲保護珍貴海岸環境。
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理學院院長許民陽,昨天帶領教育處海洋輔導團40名教師,從新屋溪口往北出發,沿新屋、觀音、大園到蘆竹,調查沿海地形變化,發現因興建突堤等人為開發因素,40多年來已使海岸至少後退50公尺。
他指出,大潭電廠附近興建與海岸線垂直的堤防,受海浪分隔、季風吹拂雙重作用,形成「突堤效應」,使海堤北邊逐漸堆積淤沙、南邊快速侵蝕退後,速度最驚人,「平滑的海岸線最後會成為鋸齒狀」。
許民陽說,健康的海岸線,堆積與侵蝕現象應該達成平衡,海岸後退已成為東西部海岸最大的環境問題。
他認為,未來觀音海水浴場、新屋溪口、蘆竹鄉海湖沿岸,終將逐漸退縮,危及紅樹林等珍貴生態。
輔導團成員謝健山指出,沿海過度開發,如興建成排巨大風車,也加速海岸遭風化侵蝕,「遲早有一天,風車都會泡在海水裡!」。
「我熟悉的沙灘、防風林,早就不見了!」許民陽從小在大園橫峰村長大,長期觀察海岸地形不免興嘆,呼籲政府重視海岸、水文治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